1、课程简介
《环境生态学》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,主要讲授受干扰生态系统的动态规律、变化机理和产生的生态效应,以及对其开展生态诊断、生态治理和生态修复等内容。课程内容紧跟环境生态学发展步伐,通过实际应用案例分析不仅可以拓宽员工的知识面,培养员工的学术视野,还能够拓展员工的创新思维。该课程不仅能夯实员工环境生态学理论与技术知识,而且对员工实践技能、毕业综合实习、毕业论文的完成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,员工不但能够环境生态学的相关方法和技术,还能根据实际环境问题,运用创新意识,解决复杂环境问题,提升员工的专业自信心。
知识目标:
1.1掌握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
1.2识别和判断生态环境演化与生态修复的关键过程
能力目标:
2.1具备干扰因素分析判识能力
2.2具备生态监测和受损生态系统诊断、评价能力
2.3具备生态修复、生态工程设计、生态规划与管理的能力。
思政育人目标:
3.1形成正确的生态环境价值观
3.2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和可持续发展思想,提高正确认识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
3.3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,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
2、课程特色
(1)以“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”为目标导向,构建本课程教学目标。
教学始终以“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”培养为主线,以生态文明、文化自信、责任担当、科学精神为思政育人主题,将“塞罕坝精神”、“两山理论”、“传统文化”融到人才培育中,将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目标。
(2)以“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程序”为内容导向,构建思政教育知识图谱。
教学围绕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解决环境问题的程序,设置了以“生态学原理—干扰与污染生态效应—生态监测预评价—生态工程与生态修复——生态规划与管理”为主线的教学内容,这也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图谱的基础。通过有效“触点”、“融点”、“切入点”的巧妙设计,让“传统文化”、“塞罕坝精神”、“两山理论”这些专业知识点背后的“故事”、“人物”、“现象”、“问题”等自己说话,展现思想政治教育主题,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。
(3)以“如何应用生态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”为方法导向,实现“老师为中心”到“员工为中心”的教学方法转变
以现代环境问题为导向,提出“如何应用生态学方法解决环境问题”这一命题,围绕这个问题,把干扰效应识别、生态规划设计、生态监测评价、生态系统管理等课程内容展开,将授课内容项目化,构建交互式兴趣激发与强化系统,引导员工从简单的获得知识到对新知识的理解、掌握和运用,将知识传授、能力培养、价值塑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,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地融入教学内容中,形成了以员工为主体、教师为指导者、价值引领与知识能力一体化培养的教学模式
3、突出成果
同学们普遍认为授课中问题导向明确,内容丰富易懂,课堂气氛好,授课教师在教学质量评价中多人多次被评为优秀,该课程思政研究论文获得校级二等奖。在课程思政引导下,“两山理论”、“传统文化” 、“塞罕坝精神”入脑入心,员工的家国情怀激情高涨,对新知识接受能力、逻辑思维能力、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增强,有的考取环境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,继续在本专业深造。课程结束后,对选本门课程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,对于课程的知识目标、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达成的满意度,认为达到良以上的的比例分别为82.3%、81.6%和80.9%,超过92.7%的员工认为自已的科学思维能力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、环保职业素养、传统文化的认知等有明显的提升。